为王狂真相加密价值寒冬欢已残酷里的逝,
这两天看到一位读者的留言,让我感触颇深。他抱怨这轮行情与2018-2021年那波疯狂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,我不得不承认他说得很对。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,这话勾起了我不少回忆。 说实话,这轮行情确实让人提不起劲。还记得2020年那会吗?随便一个meme币都能翻个几十倍,DeFi项目更是雨后春笋般涌现。最疯狂的时候,连以太坊这种"蓝筹股"都能从80美元涨到4500美元。现在呢?连个像样的50倍币都找不出来,大部分山寨币还在底部趴着。这种落差有多大?就像从米其林三星降级到了街边小吃摊。 我记得特别清楚,上一轮行情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交响乐。先是meme币(比如那个大名鼎鼎的屎币)引爆市场,接着DeFi接力,最后NFT闪亮登场。最妙的是,NFT的计价单位是以太坊,这就形成了一种奇妙的杠杆效应——你买NFT赚的以太坊还能继续增值。这种层层递进的赚钱效应,让整个市场陷入狂热。 现在回想起来,那可真是一个黄金时代。新项目层出不穷,每个细分领域都能跑出几个百倍币。我记得当时身边不少朋友就是被这种"随便买都能赚"的假象吸引入场的。但今天呢?meme币变成了低配模仿秀,DeFi项目屈指可数,连曾经火爆的NFT也只剩下胖企鹅在苦苦支撑。说实话,看着这些昔日明星现在的表现,就像是看到过气明星在商演走穴。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:为什么这轮行情这么差?后来看了"散户乙"的A股回忆录才恍然大悟。这不就是市场成熟的必经之路吗?90年代的A股不也是这样?那时候股票少,随便买什么都能涨。但后来市场扩容了,垃圾股就再也起不来了。现在的加密市场,正在经历同样的蜕变。 说实话,这种转变对老韭菜来说确实很难接受。我们习惯了那种鸡犬升天的行情,现在突然要开始精挑细选,确实需要时间适应。但长远来看,这未必是坏事。市场终将回归理性,有价值的项目会脱颖而出,而那些空气币终将被淘汰。这个过程虽然痛苦,但就像青春期的成长痛,是必须经历的。 至于那位读者担心的"如果持续到比特币也下跌",我倒觉得不必过分忧虑。真正有价值的项目,短期的波动根本不算什么。这就好比在亚马逊100美元时买入的人,会在意它偶尔回调到90美元吗?重要的是你手里拿的是什么。如果还在幻想垃圾币能翻身,那确实会很痛苦。但如果你已经开始布局真正有基本面的项目,现在的低迷反而是加仓的好机会。 说到底,加密市场正在从一个赌场变成一个真正的投资市场。这个过程会淘汰很多项目,也会淘汰很多投资者。但留下来的人,才能见证这个行业的真正成长。虽然少了些刺激,但多了份踏实,不是吗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机构大佬纷纷入场,比特币的春天真的来了吗?
- 美联储降息预期引爆加密市场,比特币后市如何演绎?
- 危机中的机遇:比特币触底11.2万,如何把握抄底黄金窗口?
- 当艺术遇上资本:加密货币的文艺复兴之路
- 9月21日数字货币市场深度解析:BTC与ETH当前走势研判
- 币圈惊现冰火两重天:比特币自由落体vs以太坊火箭升空
- 深度分析:数字资产财库DATs——机构投资者为何疯狂押注
- 加密货币牛市进入中场休息?看懂BTC与ETH的跷跷板效应
- 1,875万个LINK异动背后:危机还是机遇?
- 加密货币长大成人:比特币的波动率竟比英伟达还低?
- 川普突然炒美联储理事,这场权力游戏背后藏着什么?
- 币圈惊魂夜:比特币跌破11万,以太坊4000关口告急?
- 币圈老司机手把手教学:从历史走势看透比特币的涨跌玄机
- 16岁的比特币vs112岁的美联储:一场关于金融透明度的世纪对决
- 以太坊强势崛起:8.25市场风云录
- 加密货币双雄之争:Solana与Cardano的冰火两重天
- 重磅!招行打破传统金融边界 香港加密交易市场迎来国家队
- 比特币再陷震荡困局 以太坊关键支撑位能否守住?
- 市场观察:鲍威尔讲话后的金融迷局
- 区块链世界的双城记:以太坊与索拉纳的差异化生存之道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