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A吗微R自己变成一个p会链区块风口是下
说实话,每次看到文章开头还在解释"什么是Rollup",我都忍不住想打哈欠。就像每部蜘蛛侠电影都要让本叔叔领便当一样老套。既然你点开了这篇文章,相信你已经对Rollup有了基本认知,那我们就跳过那些无聊的概念讨论,直接聊聊更酷的东西。
通用Rollup的局限
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,现在的通用Rollup就像我们小时候的应试教育——不管你是体育特长生、艺术生还是理科天才,统统都要按照同样的标准来考试。虽然看起来挺"公平",但说实话,对谁都不够友好。我在印度上学时就深有体会,那些跑得飞快的田径选手不得不和数学天才们一起死记硬背微积分。
通用Rollup现在面临同样的问题。每个DApp都有自己独特的需求,有的需要超高的TPS,有的注重隐私保护,可现在的Rollup却要求它们都挤在同一个执行环境里。这就好比让F1赛车和越野车在同一条赛道上比赛,怎么跑都觉得别扭。
专属Rollup的困惑
于是有人开始想:既然通用Rollup满足不了需求,那给每个应用单独建一条链总行了吧?这就好比发现孩子有体育天赋后,家长们纠结是该送去体校还是请私教。但问题是,现在的"专属Rollup"定义实在太混乱了。
我最近做了个小测试,给朋友们看了8个所谓的"专属Rollup",结果发现里面混进了不少"卧底"。比如Celo表面上是个支付专用链,实际上却允许部署各种智能合约;Loopring明明是个完整的DEX Rollup,却被归类和隐私链放在一起。这就像把足球、篮球和高尔夫都叫做"球类运动",虽然没错,但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。
突破虚拟机的桎梏
说到这儿,不得不提一个根本性问题:现在大多数Rollup还在沿用智能合约那套思路。你把代码部署在虚拟机里,虚拟机负责状态转换,而你的应用逻辑其实是在"蹭"虚拟机的功能。这就好比开着兰博基尼Urus去拖运另一辆兰博基尼,虽然能跑,但总觉得是在浪费性能。
我最近在研究Rimac Nevera这款电动超跑时突然想到:如果能让应用直接成为Rollup会怎样?就像Nevera直接把电动机集成到底盘里,省去了传统传动系统的累赘。这就是Micro-Rollup的核心思路——让应用的状态转换函数直接等同于业务逻辑本身。
Micro-Rollup的崛起
想象一下,开发者可以像写普通后端服务一样构建区块链应用,完全不用考虑虚拟机的限制。想用Rust?Go?甚至Python?随你便!只需要定期把交易证明发到主网就行。这种自由度对我们这些从Web2转来的开发者来说,简直就是福音。
当然,这种模式也有痛点。每个应用都需要定制证明机制,就像每辆Nevera都需要专属的电池管理系统。但别忘了,Loopring、dYdX这些项目早就在这么做了,只是以前我们没给它们起这么酷的名字而已。
未来的模样
说到这里,我不得不给我们正在开发的Stackr打个广告。我们正在打造一套Micro-Rollup框架,目标就是让开发者能像部署智能合约一样轻松搭建专属Rollup。毕竟在模块化区块链时代,为什么非要被虚拟机束缚住手脚呢?
展望未来,我敢打赌App-Rollup、Micro-Rollup这些拗口的术语很快就会简化成"App"。因为在用户眼里,他们用的就是一个流畅的DApp,谁在乎底层是虚拟机还是什么黑科技?到那时,我们或许会感叹:原来最好的Rollup,就是让人感觉不到Rollup存在的那个。
(P.S. 如果你也受够了在通用Rollup上折腾性能优化,欢迎来Stackr实验室找我喝咖啡聊聊。我们办公室的咖啡机可能是全区块链领域最棒的那个——这话我可没少跟Vitalik吹嘘过。)
(责任编辑:论坛)
-
最近加密货币市场有个现象特别有意思——各大基金公司开始在管理费上互相较劲,活生生把ETF市场变成了"价格战"的战场。Roundhill Investments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,他们即将推出的以太坊期货ETF竟然只收取0.19%的管理费,这个数字直接把竞争对手Volatility Shares的收费标准甩开了好几条街。为什么费用战这么重要?作为一个跟踪市场多年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说这场费用之争来得比... ...[详细]
-
1944年盛夏,当二战硝烟渐散,四十多个国家的金融精英们挤在新罕布什尔州一个不起眼的小镇里,争论着一个看似简单却困扰人类数千年的难题——货币究竟是什么?谁来掌控它?这场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会议,不过是人类漫长货币探索路上的一个驿站。有趣的是,每次货币革命的核心都直指同一个问题:一张纸片或一段数字代码的价值,凭什么让人趋之若鹜?从贝壳到黄金:稀缺性创造的信任还记得小时候用玻璃弹珠当"钱"交换零食的日子吗... ...[详细]
-
唉,昨天的行情真是让人大跌眼镜!原本期待的多头延续没能实现,空头反而趁机发起了猛烈攻势。说实话,看着止损单被打掉的那一刻,心里确实不太好受。不过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久了,早就习惯了这种起起落落,调整好心态才是最重要的。BTC操作思路比特币这边,我个人觉得中长期趋势还是看涨的,但短线可能要经历一段震荡期。具体的操作上,激进的朋友可以在112800附近先小仓位进场试试水,我自己可能会选择在这个位置先建个... ...[详细]
-
要说2023年比特币圈什么最火?Ordinals协议绝对称得上现象级产品。谁能想到,短短18个月的时间里,比特币生态就上演了一场速度与激情,硬是把以太坊发展多年的路给跑完了。转眼2024年Q1结束,比特币生态的1.0时代也画上了句号。有意思的是,比特币价格一反常态地在传统淡季强势突破12万美元大关,创造了历史新高。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交易所里的比特币生态代币表现却令人唏嘘。不过想想也是,一项技... ...[详细]
-
ERC-3643:企业RWA的标准答案,还是即将失效的通行证?
最近在金融科技圈里,RWA(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)这个话题真是火得不行。作为一个亲眼见证过多起RWA项目成败的老金融科技人,我不得不说,ERC-3643这个标准确实让人又爱又恨。记得去年在深圳参加区块链峰会时,有位来自某跨国银行的技术主管打趣道:"现在做RWA项目,不在PPT里放上ERC-3643的架构图,投资人连看都不愿意看。"这虽然是个玩笑,但也反映出这个标准在业内的普及程度。但是,真正的内行人... ...[详细]
-
市场又一次给我们上了一课。比特币昨天跌破了11.2万美元的心理关口,以太坊则在4200美元附近苦苦支撑。看着满屏的血色K线,不知道又有多少人昨夜辗转难眠。数据显示,短短24小时内就有7.8万投资者被迫平仓,2.26亿美元灰飞烟灭。技术面分析:危机与机遇并存说实话,当前的市场走势实在让人捏把汗。比特币在113000美元附近徘徊不前,像极了2018年那波暴跌前的模样。我个人觉得最值得警惕的是M顶形态正... ...[详细]
-
加密货币市场惊魂夜:大佬出货引发连锁反应,暴富神话还能信吗?
这几天的加密市场简直就像过山车,让人心跳加速。比特币突然暴跌,XRP被喊出天价,狗狗币在关键位置犹豫不决,还有一堆山寨币喊着能让本金翻十倍。作为一个在这个圈子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想和大家聊聊这背后的门道。比特币惊魂十分钟:大佬们终于出手了上周日晚上发生的事情,简直就像一部惊悚片。比特币在短短十分钟内就从114790美元跌到110680美元,跌幅高达3.6%。这可不是普通的市场波动,而是有大佬... ...[详细]
-
加密货币市场就像一场永不停歇的过山车,前一秒还在云端翱翔,下一秒就可能坠入谷底。在这个疯狂的市场里,我最近有幸采访到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交易员——"冷静冷静再冷静"。这位曾经的字节跳动程序员,如今已成为加密货币圈内赫赫有名的交易高手。从大厂到币圈:一场意外的人生转折聊到入行经历时,"冷静"笑着说:"2021年牛市那会儿,我在字节跳动写代码,整天听同事们谈论比特币涨了多少倍。"谁能想到,当初那个被暴富... ...[详细]
-
作者:BART HILLERICH 翻译:火火/白话区块链当信任崩塌之后说实话,2022年那场加密市场雪崩的场景至今想起来还让人心有余悸。交易所接连暴雷的连锁反应,不仅让无数投资者血本无归,更彻底暴露了这个行业在资产管理上的致命软肋。记得那天,我在咖啡厅偶遇一位老友,他双眼通红地盯着手机屏幕喃喃自语:"完了,全完了..."那一刻我才真切体会到,在这个看似光鲜的去中心化世界里,我们竟然把自己的血汗钱... ...[详细]
-
金融巨头180度大转弯:2.5万亿资管机构为何为比特币正名?
谁能想到,曾经对比特币嗤之以鼻的传统金融巨头,如今却为加密资产唱起了赞歌?管理着2.5万亿美元资产的安联集团最近发布了一份令人惊讶的报告,直接把比特币称为"可靠的价值存储工具"。这份《比特币与加密货币:金融的未来》的报告,简直就是一份加密资产的投名状。说实话,看到这份报告时我差点没从椅子上掉下来。要知道2019年这家德国老牌资管机构还在公开反对比特币投资呢!就像那些最开始嘲笑智能手机是"玩具"的诺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