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去的艰中心择难抉管化遇上监
最近,区块链圈子里发生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。BarnBridge DAO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DeFi项目,在10月12日完成了一次至关重要的投票。说真的,当我看到投票结果时,内心五味杂陈——超过半数的成员同意向SEC低头妥协。 说实话,在加密货币世界里,看到DAO向监管机构妥协的情况并不多见。BarnBridge这次不仅同意遵守SEC可能下达的任何命令,甚至做好了支付罚款的准备。他们提名Tyler Ward和Troy Murray这两位"倒霉蛋"来负责和监管机构周旋,Douglas Park则继续扮演法律顾问的角色。更狠的是,他们还授权财政部在必要时可以"清仓大甩卖"代币资产。 我认识的一位参与投票的社区成员私下跟我说:"这就像在暴风雨中把船上的货物扔下海以求自保,虽然心疼,但总比沉船强。"这种比喻确实很形象,也反映了当下DeFi项目面临的监管困境。 虽然到目前为止SEC还没正式下达任何具体指令,但自从6月份调查开始,BarnBridge就像被点了穴一样,立即暂停了所有业务,连流动性池都关了。Tyler Ward对此守口如瓶,只说是"非公开信息"不能透露。这种讳莫如深的态度,反而让人更加好奇SEC到底抓住了什么把柄。 让我想起了2022年11月SEC起诉美国加密联邦DAO的案例。当时SEC的理由是对方提交的材料缺斤少两,连基本的财务报表都不完整。相比之下,BarnBridge现在的应对策略似乎更加谨慎,但代价就是完全停止了业务运营。 说到这里,不得不提BOND代币的悲惨遭遇。7月底还能卖到21美元,现在跌到只剩1.67美元,连零头都不到了。要知道2020年它可是创下过185美元的历史高价,如今这个跌幅,让早期投资者情何以堪啊! 记得2021年BarnBridge推出"SMART Exposure"时,市场反响相当热烈。这个能自动平衡ERC-20代币权重的应用,曾被认为是DeFi领域的创新之作。现在看来,再好的技术也敌不过监管的压力。 这场风波给我们什么启示?也许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说:"在加密世界,创新和合规就像两条平行线,要找到交汇点实在太难了。"BarnBridge的选择虽然无奈,但可能是明智的。毕竟在这个领域,活着才有翻盘的机会。妥协还是生存?
SEC的达摩克利斯之剑
代币价格的过山车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当马斯克都在抛售比特币,我们小散该怎么应对?
- 比特币铭文资产:技术瓶颈下的突围之路
- 空投猎人的秘密武器:如何轻松斩获10倍收益
- StarFire Alliance Web3.0:当传统金融遇见数字资产新纪元
- 当人们谈论机构进场时,究竟指的是哪些机构?
- Polygon巨鲸疯狂扫货1.2亿Matic,抄底机会来了?
- 比特币开启新牛市?8成持币者已盈利,五大关键指标透露市场玄机
- 稳定币与比特币的奇妙共生:当加密世界遇见传统金融
- 韩国元宇宙盛会收官:CoinW与Cyberpop擦出火花
- 区块链安全:用数据筑起数字资产的防护墙
- NFT市场再现疯狂!揭秘神秘组织Flamingo DAO的扫货内幕
- MurAll的艺术进化论:一场数字艺术的华丽蜕变
- 比特币回暖背后:2%涨幅难掩市场隐忧
- 深夜复盘:以太坊补涨行情还能持续多久?
- 比特币ETF热潮背后:为何专业投资者对现货产品情有独钟?
- 一场价值33000美元的教训:Atomicals Market0元购事件深度解读
- 今夜CPI数据引爆市场,以太坊强势领跑,比特币能否后来居上?
- 这个叫PNT的跨链项目 真的值得我们掏钱吗?
- BRC-20生态深度观察:解析$MUBI与$ORDI的崛起密码
- Moonbeam Grants申请指南:创业者不可错过的生态红利
- 搜索
-